課程特色
透過有系統及配合主題的學習,讓學生掌握視覺語言和視覺形式所表達的美感、記號系統及視像結構,從而讓學生適切地運用視像表達人物的感情和思想,以及欣賞與評價不同的藝術表現,並藉此發揮個人的藝術潛能、建立個人的價值觀及對世界或不同文化的多元觀點。
1. 通過積極參與藝術評賞和創作,發展新穎和與別不同的方法,並提高想像力、創意和表現能力。
2. 運用視覺語言、物料和技術動手創作,並在藝術創作和表達意念的過程中,發展心手眼協調,以及培養不斷探索和試驗的積極態度。
3. 從感性和理性方面,以評賞語言去回應和詮釋藝術作品,培養慎思明辨和多角度思考的能力。
4. 從自己及他人的情境,包括個人、社會、文化歷史等,認識視覺藝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。
根據視覺藝術課程指引,課程重點主要包括:
1. 本科以校本視覺藝術科的課程設計。
2. 加強價值觀教育
通過課程規劃和設計、學與教策略,以及課堂和全方位學習活動,加強價值觀教育。在課程設計,學校應設計傳遞正面信息的主題,選擇古今中外的藝術品,
以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,包括珍視中華文化、認同國民身份、尊重多元文化、發展世界視
野。在全方位學習活動中,學生學習以專注的態度欣賞藝術展覽。
3. 積極推動藝術科技
把藝術科技(Arts Technology) 融合科技於藝術,以豐富藝術創作的表現形式和內容,加強文化保育,支援藝術的承傳和傳遞,啟發學生運用科技的能力和態度,
為藝術和生活帶來轉變或展現新的面貌。
4. 推動跨課程學習
推動跨課程學習連繫不同學科及學習領域的知識和技能,拓寬視野,將不同學科及學習領域的概念、思考方式、知識和技能,轉化、綜合和應用於不同的學習
情境。
5. 本科除培養學生視覺藝術能力基礎外,還須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共通能力。
6. 本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藝術評賞和創作,以培養學生對藝術的美感判斷與批評的態度。
1. 視覺藝術知識,包括:
1.1 視覺語言
1.2 視覺藝術形式、媒介、技巧和物料的知識
1.3 藝術的情境
1.4 美學
2. 視覺藝術評賞